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校简介

   

    广安希贤学校前身为翰林私塾,系邓小平先祖邓时敏旧宅。邓时敏曾做前清翰林,人们便将该院称为翰林院子。乾隆年间,邓时敏辟翰林院子为义塾,开馆讲学,一批知名人物先后在翰林私塾发蒙,其中有邓希贤(邓小平),胡明德(胡伦)、邓绍圣等。
     解放后,翰林私塾改办为一所村级小学,1993年定名为翰林小学。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推进,原有办学条件已不适应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。1994年,原国家外经贸部援助翰林小学130万元,建成192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一幢。近年来,在国家商务部、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倾情关怀和大力支持下,翰林小学抓住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的契机,实现了新的飞跃,建成了一所占地40亩,教学用房建筑面积5326平方米,拥有教职工140人、教学班45个,学生3000余人,配套设施基本完善的九年一贯制学校。
    1997年11月,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,原国家教委党组书记、教育部长、现国务委员陈至立到校视察工作,十分关心学校的建设与发展,并勉励全校师生,一定要把邓小平的母校办成“设施一流、师资一流、环境一流、质量一流”的名校。
    2002年5月,原国家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亲临学校视察工作,并且代表外经贸机关干部向贫困家庭学生捐资5万元作为奖学助学金,使30余名贫困生得到资助,200余名学生得到奖励。
    “争一流、创品牌”是翰林小学全体师生奋斗的目标。“高标准、严要求”是翰林小学的管理准则。近年来,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教育教学取得了丰硕成果。1994年以来,翰林小学为上级学校输送了2300余名初中生,1800余名高中生。其中深造至博士后的1名,博士3名,硕士110余名,学士400余名,军队干部30余名,企业法人代表5名,基层干部20余名。学校先后获得“四川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”、“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”、“广安区文明单位”、“广安区示范小学”、“广安区电化教育示范学校”、“广安区最佳文明单位”、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等二十余项殊荣。
    根据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调整,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,再建1800平方米教学楼一幢,学生食堂一座,学生公寓一幢,完善配套设施。在“十一五”期间,充分发挥小平母校的独特优势,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,深化教学改革,实施素质教育,以“一流的教育设施、一流的师资队伍、一流的育人环境、一流的教学质量”为目标,创建全市乃至全省的示范性窗口学校。

    我校位于协兴镇邓小平故居旁,是一所小学和初中一贯制学校。为突出小平母校特点,更好地缅怀伟人,2013年,广安市委、市政府将学校更名为“广安希贤学校”。